溝通

去北投受訓的時候,在客戶管理及領導兩門課程上,不約而同都提到PAC理論

P是Parent
A是Adult
C是Child

人與人之間的溝通,就是由這三種型態組合而成的:
甲  乙
P  P
A  A
C  C

某甲和某乙溝通的時候,各自是P、A、C其中一種,如果搭配得當的話,溝通會順利進行,例如:某甲和某乙以P→C的方式溝通,某甲為P,某乙為C,如父母與孩子。

甲   乙
  
  
  

或者是雙方互相以A對A的對等角度溝通,做理性的討論:

甲   乙
P   P
←─→
C   C

然而,很多時候會出現搭配不當(交叉溝通),例如甲對乙的溝通是P→C,乙對甲卻抱著A→A的態度,很容易就會發生衝突。(應該不難理解,一方想教訓人,一方卻想對等討論,這不鬧不愉快才怪

甲   乙      甲   乙
  
P      P   P
    
vs  ←──
C  C      C   C

這幾天剛好週遭有類似的情況發生,在溝通這件事上我也做了些思考。
溝通,是複數以上才會產生的社會行為,是因為彼此意見不同,才會有的協調行為。
溝通是雙向的,目的在於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
我想,事情的癥結點在於大家容易陷入各說各話,或者只想表達自己的立場而不給對方說話這種情況。
我說,溝通是雙向的,若是兩個人都劈哩啪啦大聲說話,你怎能期待對方了解你真正要表達的東西?
無法讓對方理解你所說的,又何來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?
溝通這種事情,不是放完話就結束的。不讓對方理解、不讓對方有機會接受自己的意見,你只是用嘴巴放屁而已。

 

回到PAC理論,也有很多時候,溝通的問題不在於各說各話,而在於溝通的態度,就如同我前面所提的P→C碰上A→A。

 

網路上的溝通,比起實體生活面對面的溝通,少了表情、肢體語言、聲音,因此更需要謹慎用詞。

 

親暱生狎伍」,人熟了之後就會免除客套的用語,轉而直來直往、有話直說。這原不是什麼壞事,只是人人都有底線、都有所謂的逆鱗,在實體生活的溝通上還可仰賴表情、肢體語言等物來輔助理解發言者究竟是正經八百的說,還是開玩笑式的說;然而在網路上,一句刺耳的話打出去,還未來得及補充說明,很可能雙方的關係就降到冰點、出現裂痕了。

 

當這種行為產生的時候,有的人會選擇忍受,因為直話可能是有用的建議。

 

忍受並不代表認同,不代表心理上會舒服。

 

一次就算了,兩次、三次,不斷重複地被責罵、被批逆鱗、被踩底線,哪個人能告訴我誰肚量這麼大能夠若無其事承受下來?

其實,不過就是個簡單的答案嗎?

 
要指導,也希望能聽到帶著和緩語氣的建議,而非高壓式的教訓,我們之間並不是上司與下屬、老師與學生、父母與子女。

呼,終究還是無法避免將溝通的一些想法套用到這次的事件上,乾脆就挑明來說。

 

以下是感想……

 

某A,別說某B扣你一頂帽子,因為你先搧了他一巴掌,請不要怪他摔門給你看。
事出必有因,在責難他人時,我想,可以先試著思考自己是否是造成衝突的原因,並非全世界都是敵人。不會突然有衝突發生的,因為我們都不是白目……

 

在火爆的當下無法溝通,並不表示再也沒有機會對話。先冷靜情緒、打開窗戶深呼吸,給自己,也給對方一個機會。

 

其實,你們都是在乎彼此的,不然不會生氣。

 

今天是因為還在乎你們,某A才會提出修正,不然就會跟出野團時,私下在msn上碎碎念,管隊友去死的狀況一樣沉默;
也是因為在乎,某B才會有這樣激烈的反應,不然早當作是巴哈上那些挑特化、挑職業的無聊文章般一笑置之。

 

當雙方都不愉快的時候,就直接封閉對話的管道,說不期待有再溝通的可能,這對彼此都不公平,你怎知對方當下的心情、當下的意願?

 

不見得是對方不願意說話,是自己把耳朵關起來了

 

在氣頭上或許可以聳聳肩說出一句「無所謂」,但我一向不認為把事情做絕是個好選擇。

 

今天造成衝突的東西是些虛擬的資料,特化、合戰、戰鬥技巧等等,除卻這些遊戲的資料,我問,你們究竟認不認為對方值得當個朋友?

 

我們因遊戲而結識,但是遊戲畢竟有結束的一天。
正如同我在msn上所說,如果不在遊戲之外擁有其他交集,那麼當代理商結束營運,認識的ID隨著信on關機而自螢幕上、自生活中消失,這幾年我們只是在經營一段空白的人生歷程

 

也許,當時你們不想和對方和解;
也許,現在你們仍認為沒有溝通的可能;
也許,未來你們仍不打算再次交談。

 

但,
會不會有一天,你們想起對方所擁有,令人喜愛的特質?
會不會有一天,你們發現鬧彆扭的導火線其實很雞毛蒜皮?
會不會有一天,你們忽然想再找對方聊聊天?

 

如果交談的管道在許久之前就徹底關閉,當那一天來臨時,已找不到辦法再對他說聲Hi。

 

我不知道你們會怎麼想,我只覺得很可惜,一個朋友就此蒸發。

 

我們都很宅、都有某種程度的自閉,人際圈已經不大,再斷絕與人的交往只是把自己往死寂的世界推進一步。也許你慣於孤獨、甘於寂寞,但是在痛苦的時候,若有人能拍拍你的肩膀、敲敲你的msn,相信我,感受大不同,不是虛擬的2D人物、3D人物那種暫時麻痺知覺的鴕鳥方式能比的。

 

因此我更珍惜任何一個談得來的朋友。

 

破壞、關閉永遠都比建立來得簡單,因為一時的不愉快而暫時不想交談,all right,讓彼此的情緒都冷靜、沉澱,但是留條小徑給雙方一個機會吧?

此外,有關於所謂的「陳述事實」,我想事實是需要選擇陳述方式的。

 

我們都不是會挑特化的人,但人的天性會不自覺去找最短、最有效率、最省事的途徑,因此在團隊組成之後,會去尋求最有效的戰鬥模式無可厚非。

 

我們都不會對自己的職業過度迷信,你我都了解鎧鍛面對武士道的劣勢,都明白術忍的推王得意、練功無力,都知曉神典較之其他物攻手在攻擊面上的貧弱。

 

當時的衝突,充其量也只是戰鬥時間長短幾十秒的差距而已。

 

需要對效率問題錙銖必較到以那樣直接而殘酷的話來打擊人嗎?

 

若是這樣,是不是每一次攻擊miss都要被白眼了?

 

沒錯,基於研究的精神,可以討論最有效率的方式,但是任誰被說了那樣一句從根本上否定該特化攻擊能力的話,能不生氣真的可以說修養過人。就我而言,看到那句話也是皺眉的。

 

陳述事實不是錯,追求效率也不是錯,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巧更不是錯。

 

完美是種苛求,卻是種壓縮容忍度的行為,也容易為此刺傷別人……

 

選擇一種較順耳的表達方式並沒有這麼難……
別說什麼忠言必定逆耳,請上google查詢淳于髡這個人,忠言也可以說得很好聽的。

 

我沒有責怪誰的意思,說話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我也同許多人一樣仍然在學習。比別人更了解事實並不表示比人優越,強的是能影響、能使其他人樂於依照自己的建議,讓事情進行得更順利

此外,如果換旗子能讓自己的心情舒坦一些,ok,那就移籍吧。

 

反正我們不會因為頭上的貼紙更換而變臉 (笑)
上班照樣開msn、遊戲中照樣聊藍頻的啦~ (呵欠)

 

以為換個貼紙就能斷絕關係喔?!想得美啦~(揮手)
換blog、砍信on、偷偷退出論壇也是同樣的道理唷。 (笑)

套句秀人的補充說明:我會等著你們回來。

 

就拿這句當結尾吧。

 
離題離到變成莫名奇妙的結尾……(屍)
反正、反正網誌就只是隨筆而已!不用嚴謹的架構、不用頭尾呼應啦~(辯解光速溜)

 

我想當事人應該都會看到這篇落落長的東西,如果我搞錯問題方向、我會錯意、我多管閒事、我無權力干涉,跟我說沒關係,我不會再提起這些事情。但我仍然會維持與雙方的往來,與衝突發生前一樣。

 

當然,希望某A和某B,以及某C能再次溝通、再一起聊msn、再一起耍曖昧、能再一起出團……

以上。

在〈溝通〉中有 8 則留言

  1. 忠言逆耳….
    這讓我想到一個有動物暱稱的玩家orz

    順便借我連~~ 那個PAC理論好@@+

  2. 個人還推薦 晏子
    印象中 還有一個秦二世的一個弄臣(名子忘了)
    都能用很漂亮婉轉的手法表達岀自己的想法而沒發生讓人覺得反感 的狀況
    這種人歷史上不少(要想….)

    話說看到這些 難道有八卦 = =+ (有的事情還是不要知道太多好了 ^^”)
    有的話也太在意啦 大家都很熟 就算有爭執之後過些時間大都也會反省諒解 (除了我心胸狹隘…要比較久 = =”)
    加油 趕快解決這些狀況吧 (沒猜錯的話 ^^”)
    不過希望是我多慮了 ^^”

    • 太長了嗎 = =a
      還是後面那個影射某件事的部份讓人看得頭大 XD”

      還是根本就是我離題離太兇…..XD||||||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